网站首页 > 管理论文> 文章内容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5-9-12 9:12:4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逐渐代替工业经济,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教育培养过程中也逐渐出若干问题,如学位论文质量下降、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等。随着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质疑不断增多,提高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结晶,不仅可以反映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现行的学位论文管理体系亟待优化。

  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杨同毅(1999)将质量保障概念引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认为学位论文质量应由国家、社会和学校三方共同保障。张意湘(2003)、溥纯芝(2005)和严江(2012)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选题不合理、缺乏创新性、开题把关不严、导师指导不力以及答辩流于形式等,并提出从研究生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和红(2006)认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除了要重视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积极采取措施规章制度落实,如对研究生院的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对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等。另外,王科(2011)认为研究生自身也应当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培养阅读经典原著的意识,恪守“原典为王”、学以致用、质量本位的,充分汲取经典原著的营养,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知,绝大多数相关研究仍徘徊在现象描述,忽略了对管理体系背后理论基础的思考。因此,本文将基于控制论视角,探讨如何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教育水平。

  基于控制论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控制论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1948年,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的专著《控制论》出版标志着控制论理论的形成。控制论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对生物和生命现象的研究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哲学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也有很大意义(童天湘,1979)。控制论认为任何系统、过程与运动都可以看成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控制是一个十分广泛而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控制是在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以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状态,或者使系统按某种规律变化的一种过程(刁在祥,王少君&张军波,1998)。控制论把系统的功能作为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不论这个系统是动物还是机器,控制论只考虑它们的功能,而不考虑它们的其他特征(张峰,2008)。根据控制论的基本思维方式,要先确定控制想要达成的预期目标,根据确定的预期目标来选择可行性的工具与手段,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使受控对象达到之前的预期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控制的有效性,可以进行信息反馈。根据控制论的观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个可控的过程。我们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为目标,从开始到论文完成,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对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最终目的。为了体现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本研究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划分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阶段。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指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前所需要进行的控制,这主要表现为对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控制。生源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经验表明:生源质量的高低会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高质量的生源是优秀学位论文的基础,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不仅会降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引发对高校办学质量下降的思考,还会对高校的品牌知名度造成长远影响。反之,这些不良影响也给研究生招生带来不便,导致高校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因此,高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竭力研究生生源质量。

  第一,完善研究生推免制度

  推免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推免的学生一般都是各学校根据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考核成绩择优确定推免资格的,相对于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的考生来说,推免生具有更好的专业能力(李彩丽&缪园,2009)。因此,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推免制度,推免各个环节的公开、公平和,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假期夏令营活动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活动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之后的招生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另外,高校应当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到优质生源地进行宣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对于能力优秀、表现良好的本科毕业生,给予其推免生的资格。同时,对推免生的初试和复试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客观,推免生的招生质量。

  第二,加强研究生全国统考制度

  自2003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加大了对研究生统考招生制度的,将原来的“3+2”考试制度为“3+1+1”考试制度,正式将复试列入了考试录取环节中,从而扩大了高校的招生录取自主权,为高校选拔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张意湘,2003)。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长期存在的“重成绩、轻素质”的弊病。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部分高校在复试环节中缺乏细致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导致复试过程流于形式。因此,为了确保生源质量,目前迫切需要对研究生复试环节进行。首先,要确保复试流程的公开、公平以及规范性,复试的具体内容要科学合理,全面考察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对复试小组进行资质审查,明确的具体权责;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监督小组,对研究生复试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复试流程的透明度。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指在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中所需要进行的,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培养制度设计、导师指导和开题报告审核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和综合素质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期间培养制度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导师的必要指导也是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艳明,2004),为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设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是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途径,在论文撰写之初就要严格把关,确保过程控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一,创新研究生培养制度

  首先,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改善陈旧的课程设置,课程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高授课质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社会对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常宝英,2008),但有些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能与时俱进、课程设置落后,导致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这些都会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学校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对研究生课程进行合理的,合理设置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方法课程的比例,使三者协调,既让学生掌握的理论基础,又能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同时,鼓励授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引入丰富灵活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校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加强研究生的基础文献学习。基础文献学习对研究生培养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巩固,丰富其知识结构,并从中学习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接触到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领域,增进对交叉学科的了解,引导研究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更多的。基础文献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要加强对国外经典文献的学习,通过阅读外文文献,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知识面,从而掌握当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外文文献的利用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外文文献的利用状况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创新程度的重要标志(张意湘,2003)。因此,高校应当有导向地加强研究生基础文献学习的力度,建立正式的文献分享机制,鼓励研究生进行文献分享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最后,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创新性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还要注重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创新平台、设置科技创新学金等措施,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这些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增强研究生对学术的了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其科研水平。高校应当大力推进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深度参与,通过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其科研兴趣。另外,高校还应定期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学术探讨,从而为学位论文撰写打下的基础。

  第二,建立合理的导师指导机制

  一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自身水平,明确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导师制度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姜晶玲,2005),研究生导师的思维方式、学术作风在日常的学术过程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优质的导师素质,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遴选机制,及时将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引入到导师队伍中来,促进导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优化。再则,高校应为研究生导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鼓励导师参与学习,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然后,要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对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有明确的,导师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给予建设性的,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

  二是注重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对于学位论文质量来讲至关重要,好的选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题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它需要具备的理论基础,广泛的查阅文献,科学的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思和方法(文道贵&潘建红,2008)。好的选题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推敲,要对研究相关领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选题作为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需要导师的必要指导和帮助。导师应当指导研究生通过资料查找和信息搜集,了解研究问题的最新进展,研究生的创作思维,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另外,导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结合研究生自身的能力和特点,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第三,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选题阶段的工作总结,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总体思和框架。作为学位论文撰写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要加强对开题报告管理,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高校可以举办相关专题,为研究生传授开题经验和写作技巧,避免开题中存在失误。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对开题报告的格式进行统一规范,如开题报告的内容可以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径等。责成学院组成开题报告专家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意见。对于审核合格的开题报告予以通过,对于审核不合格的也要给予意见,修改后再进行审核。

  3.终结控制

  终结控制是指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检验,它主要表现在审核、答辩程序和激励机制上。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学位论文完成的必要步骤,高校通过对学位论文撰写结果进行控制,了解研究生论文的写作进展和工作质量,对撰写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第一,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审核制度

  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后,需要由评审专家小组进行审核,对研究生的论文进行评价。高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指标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从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在评价制度上,采取导师和专家组共同评议的机制,先由研究生导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再采用“双盲评审”的方式交予专家组进行评价。“双盲评审”是指研究生在送审的学位论文中要求隐去研究生本人及其指导教师的个人信息,而论文评审专家也对研究生及其导师保密(刘之葵&周亶,2007)。在综合导师和专家组的共同意见后,得出最终的评审结果,从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第二,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

  论文答辩是对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现场,是研究生获得答辩专家小组对论文的审核、认定或否决的过程(刘敏,2007)。为此,学校要制定严格规范的论文答辩程序,答辩专家小组的选择要客观性和公平性,答辩过程不是走过场,专家小组要严格按照答辩流程,通过提问了解研究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掌握程度,对研究生是否能够通过答辩予以判断。

  第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励机制

  对于优秀的学位论文可以设立励来进行鼓励。一方面,这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工作和科研的肯定;另一方面,通过励机制鼓励后续的研究生加强对学位论文的重视,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督促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制度,但是从执行力度来看仍有上升空间,再就是重激励的同时也要加强物质激励,鼓励高水平的科研脱颖而出。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管理,从而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本研究从控制论视角出发,优化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过程来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学位论文既能体现研究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反映研究生从事科研的能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鼓励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后的检验,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不断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和优化。(赵君鄢苗作者单位:中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14116);中南财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YB31);中南财经大学校级实验教学项目(SY201429)

  【参考文献】

  [1]常宝英.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18):47-49.

  [2],红.浅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3):51-53.

  [3]刁在祥,王少君,张军波.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J].管理信息系统,1998,22(S1):110-112.

  [4]姜晶玲.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措施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5,41(22):37-38.

  [5]李彩丽,缪园.硕士生生源质量与学位论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26(9):8-11.

  [6]刘敏.问题与对策: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审思[J].湘潮(理论),2007,3(1):66-68.

  [7]溥纯芝.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12(6):57-60.

  [8]刘之葵,周亶.工学类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评估标准的探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30(12):182-184.

  [9]李艳明.试论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两个因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1(11):58-61.

  [10]童天湘.控制论的发展和应用[J].哲学研究,1979,25(3):75-80.

  [11]陶涛,陈虹,阳小华.风险控制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中的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34-37.

  [12]文道贵,潘建红.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4(4):86-91.

  [13]王科.强化经典原著阅读意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南京学院学报,2011,27(6):131-132.

  [14]王颖,徐雷.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评、控治理模式研究[J].国际商务,2012,26(4):113-120.

  [15]严江.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14(4):8-10.

  [16]杨同毅.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16(3):52-56.

  [17]张峰.控制论的科学思维方法[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22(1):114-116.

  [18]张意湘.强化过程管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03,21(2):77-79.

关键词:质量管理论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