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艺术理论论文 论地方对宜州渔鼓艺术的

※发布时间:2021-3-18 7:44:4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渔鼓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曲艺品种之一,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后来,道情为民间艺人所用,教内容便渐趋淡化,改唱民间故事、传说和英雄故事,道情、唱歌的方式也演变为一种说唱的艺术形式,形成渔鼓的雏形。到了元代,渔鼓广为传唱,至明清时期,渔鼓已经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从此,渔鼓便由出世思想的工具完全过渡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民间说唱艺术。渔鼓在国外没有流传分布,在国内则主要分布于湖南、安徽、河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等省,其中,广西渔鼓分为宜州渔鼓(宜山渔鼓)、全州渔鼓和桂柳渔鼓三个流派,流行于河池、桂林及柳州三地区的城乡地区。宜州渔鼓作为桂西北渔鼓流派的一个分支,源于宜州地区民歌,是宜州地方戏剧、民歌逐渐融合演变而成的方言说唱艺术,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山野风味和朴实的表演风格,节奏明朗轻快、唱腔舒展流畅等鲜明特点。此外,就广西乃至全国的曲艺表演多有文静之弊,而宜州渔鼓说唱音乐伴奏水乳交融、表演方式载歌载舞的特点来看,宜州渔鼓实乃曲坛奇葩,令人钦赞,是人民群众不可多得的文化食粮,同时也是党和宣传政策的工具。宜州渔鼓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兼备,在宜州地方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

  宜州渔鼓作为较为简单小型的曲艺品种,其传承亦较为松散,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享誉八桂。但在期间,包含宜州渔鼓在内的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曾遭到严重。八十年代后,随着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宜州及周边市县的人士的努力,宜州渔鼓重获新生并陆续产生了一批精品佳作。这期间,地方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宜州渔鼓的措施,内容分为人、作品和文化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发现并励在渔鼓方面才华突出者,鼓励青少年学习这一名贵的民族曲艺文化,利用刘三姐文化传承培训开展传承活动,运用多手段对宜州渔鼓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建立较为完整的数据库,妥善保存相关资料。具体工作有,首先,地方将宜州市文体局设为专业的管理组织,投入专项资金,开展了宜州渔鼓的普查工作,成立传承培训开展传承活动,举办了相关展演活动,最大程度的收集渔鼓资料将之整理编入《河池曲艺志》并刻成光碟,制作电子档案。在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的大背景下,地方也因地制宜,二零零五年四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条例》,明确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民族民间口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依法受到。二零零六年,宜州渔鼓列入刘三姐文化范畴并得以专项经费加以传承。二零零八年,宜州渔鼓被宜州市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二零零九年四月,宜州市文化体育局将宜州渔鼓申报为河池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制定五年计划,即从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三年止,从地方性法规、传承培训、理论研究、开发利用等方面对宜州渔鼓开展工作,耗资75万元全部列入财政专项并动员社会经济力量,以期取得良好的成效。

  地方对宜州渔鼓的意识比较重视,提供了相关行规保障,抢救式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工作,使得宜州渔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和。但是由于现代化进程步伐加快和商品经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地方工作的某些不足,宜州渔鼓再次陷入了濒危状况,主要体现在,宜州渔鼓宣传力度不够、传承人才匮乏、开发利用成效不大等方面。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速的时代,如果在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加深社会人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溯源、艺术表现形式、价值等的宣传了解,以引起社会人士特别是地方的进一步重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速。目前地方在对宜州渔鼓的采取了有力措施,但是对于宜州渔鼓的记载和较多的局限于法规、文件、文献里,并没有真正走到百姓的视野当中,这与宣传方式陈旧、宣传力度不够是密不可分的。举个实例比较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广场宣传、宣传、图片宣传、舞台宣传都很少采取,导致宜州渔鼓的知名度却不是很高,社会人士对于宜州渔鼓的了解认识少之又少,甚至不知道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

  受到外来文化和时行文化的冲击,一方面,外来文化和时行文化因其以商品经济基础、娱乐性强、审美多元、流行趣味浓厚,加之完备的商业运作,满足大众追求时尚和休闲生活的心理,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但是也存在缺乏内涵、经典和生命周期短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身份的标识、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各族人民世代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相比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度较大,其道具制作工艺、编创演绎、技艺技能都必须依靠深谙其道的人才才能够完好的传承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说是传承人才。宜州渔鼓的传承人呈现老龄化态势,青黄不接,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感、对宜州渔鼓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人。现有的传承人当中,多是业余爱好者,很难将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传承事业当中,特别是随着年事已高的老人相继离世,部分宜州渔鼓文化也许会濒临失传。

  在有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借助现代的流通营销等手段来激发其自身生机和活力,使之更紧密地融入当代生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不失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良好方式。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宜州渔鼓有很深的地域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和开发可以并行不悖。当前对宜州渔鼓的还停留在传统的性层面,而开发利用的成效并不大,没有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不论是艺术展演、旅游开发,还是文化创意发展,都很少见到宜州渔鼓的影子,更别说创新、包装和营销了,这说明对宜州渔鼓的开发利用还有待加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多元的,和社会力量如学界、商界、、普通百姓都的主体。但是,由于社会力量缺少政策保障、缺少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等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必须以为主导,这也是由传统历史和具体国情区情决定的。发展文化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机构的,是的责任。同时,作为公共的行使者、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公共利益的实现者,应当充分行使并强化文化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除了在收集整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机制、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外,笔者地方要对宜州渔鼓采取充分宣传以提高认知度、加强与地方高校良性互动、合理有效的进行开发利用等措施,更好的发挥地方宜州渔鼓的主导作用。

  提高宜州渔鼓的社会认知度是宜州渔鼓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地方首先自身要将宜州渔鼓艺术提升到地方文化标示的地位,积极搭建并使其活跃在地方艺术舞台之上,同时不要忽视普及知识,营造宜州渔鼓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利用集市、节庆日、广场文化展演等活动,以贴近百姓生活的方式宣传宜州渔鼓。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设立专题展示中心,积极开展对宜州渔鼓的和展示。再次,通过网络、电视、广告等现代化的媒介,以纪录片、杨得志之子南阳事件图片、视频等宣传宜州渔鼓文化。最后,加强与其他地区流派渔鼓艺术团体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创作,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宜州渔鼓的知名度。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除了在地方中小学中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宜州渔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充分利用地方高等院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教育科研优势,大力培养喜爱、宜州渔鼓艺术的人才,使宜州渔鼓艺术发扬光大。地方高校开展宜州渔鼓的和开发工作,教师学者是力量。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学者投身到宜州渔鼓艺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能够对相关文献资料归档整理和挖掘研究,尽可能将宜州渔鼓艺术编入课程大纲、教材、研究课题当中,开设宜州渔鼓为代表的民族地方曲艺艺术课程学习,或将之结合到日常教学内容当中介绍或传授给专业学生。此外,在采风、调查、调研等教学实践环节中,组织和指导艺术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展宜州渔鼓艺术的实践活动,借此培养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地方应该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在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对宜州渔鼓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与当地旅游业、音像业、广告业等行业的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实现文化和产业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互动。以旅游业为例,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从纯自然旅游活动向知识型文化旅游转变,重视营造文化氛围,已成为旅游开发的共识。地方应把宜州渔鼓的开发利用融入纯自然旅游活动中去,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档次。引导和鼓励社会参与宜州渔鼓的与开发利用,积极促进文化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宜州渔鼓亟需以地方为主导的社会进一步的传承和开发利用。虽然任重道远,但是希望能如宜州渔鼓作品《喜看宜州展新颜》中所唱到“手打渔鼓放声唱,高歌一曲赞家乡。宜州明天更美好,三姐故乡展新颜”,宜州渔鼓这一桂西北民族地区的传统艺术瑰宝能散发出更璀璨的。来源中原网资讯频道)